电梯行业乱象中的安全隐患

日期: 2023-08-23 作者: 安博体育网页版入口

  中国的电梯生产量、保有量和安装量均为世界第一,有160万台正在运行的电梯,并且在以每年20%、超过30万台、占全球一半多的增量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电梯保有量只有1万多台,电梯行业利润非常高,使大量企业涌入这一个市场,十几年间发展到400多家生产厂商、300多家维保公司的规模。由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电梯市场逐渐演变成为恶性竞争。“现在三四十万元的电梯以前得卖七八十万元,原来改造电梯花十三四万元,现在都一两万地干。维保公司规模参差不齐,这样一个市场,谁都吃不饱。”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对本刊记者说。

  “行业混乱。”是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对于疯狂增长的电梯市场的评价,“混乱”体现在电梯生产制造、安装和维保的各个环节。

  400多家电梯生产厂家中有些甚至只是装配厂,在购买配件环节极力压低价格。“电梯配置不同功能不一样,性能不一样,差价很大。电梯有三大重要配件,门机、启动器、驱动器,使用频繁,可以买正规部件,也可以买偷工减料的,每一个环节造成的质量差别很大。”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万健如告诉本刊记者,“电梯以低价中标非常不合理。电梯行业缺人,真正有技术的人没时间去搞招标,参加评标应该是要帮助电梯买方把关,啥地方用什么样的电梯,是不是满足国家标准,既然是特定种类设备,专家也应该是特种人员。电梯这个特殊行业,要求制造的人、安装的人,甚至开电梯的人有证,但是现在招标这个环节有的专家都没证,有的连从事这个行业的经历都没有,招标这块对电梯行业的混乱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电梯这种特殊设备,因为零部件比较多,常规使用的寿命和运行安全重点在安装后的维护保养,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每超过15天要保养一次,清洁、润滑、调整、紧固,有小零部件坏了得换,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在专家看来,电梯维保问题比投标中的问题还要严重。电梯公司在中标后去安装电梯,有一年或两年的质保期,运行单位会在质保期后个人选择维保公司。但维保费用一般都很低,彭金声告诉本刊记者,如果是厂家维保,一部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在7000元左右,高的达1万元,而维保公司能把维保费用压低到3000元左右。

  一位在电梯行业工作几十年的专家向本刊记者举例说,他考察过一个小区,一共7部电梯,每月每部电梯用于维保的费用只有300块钱,既要用于电梯本身的磨损和材料消耗,还要支付维保公司的管理成本。而依规定,一个人不能独立作业,必须两个人,扣除电梯费用所剩还不够一个人的工资。“这又涉及人梯比,一个人应该修多少部电梯才能使企业盈利,既保证个人收入,还能把技术监督局规定的项目一项不漏地做到?以前我们做过一个测算,两个人每月保养22部电梯较为贴切,现在谁也不按这个算,一个人可能要管三四十部电梯,因为人梯比没有规定,私人老板肯定是用人越少越好。投入这么少的钱,维保人员不可能有积极性,监管考核也跟不上,可能去了抽根烟签个字就走了。”

  除了维保费用低,人员技术素质也不高。“维保工作又脏又累又不安全,工资不高,培训也不到位。”一位电梯维保公司的负责人向本刊记者坦言,目前很多维保公司面临的问题是,“本身利润极低,维修工难招,留住一个人也难,留住了技术跟不上”。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三联生活周刊 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拥有非常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存在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

  三联生活新媒体整合旗下三联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三联中读APP),秉承倡导品质生活的理念,提供优质新媒体内容与服务。

安博体育,专营 自动扶梯 住宅电梯 载货电梯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3606996220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安博体育网页版入口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闽ICP备20210140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