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住所电梯装备强制性当地规范 进一步健全电梯安全长效机制
日期: 2023-08-05 作者: 应急救援演练
本报讯 (记者蒋维胜)近来,从重庆市有关方面得悉,《住所电梯装备和选型及装置保护规范》(DBJ50-253-2017)将于4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国内首个针对住所电梯装备和选型的强制性当地规范。
重庆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明,该规范由该局协同重庆市城乡建委拟定,适用于重庆区域新建住所电梯的装备和选型、电梯装置及保护保养。该规范不仅是重庆市电梯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部分,也是《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的重要技能支撑,其发布和施行将有利于从源头上处理住所电梯装备数量缺乏,日常保护保养不到位引起的电梯毛病多、停留时间长等问题,对确保电梯装备合理、运转安全和高效,进步住所功用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效果和含义。
据介绍,在电梯设置要求方面,规范在现行国家规范《住所规划规范》基础上,增加了“4层及4层以上住所或住户进口层楼面距室外规划地上的高度超越10米时,宜设置电梯”的要求。这样既确保了规范的前瞻性,又在统筹重庆区域实际状况的一起,为后续《住所规划规范》部分修订后,施行更为严厉的电梯设置要求,供给一个合理的商场过渡和习惯期。
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状,电梯作为人员救援救助通道的效果日益突出,尤其是重庆区域住所多以20~40层的高层修建为主。规范要求,高层住所修建中,每个住所单元应至少设置一台可包容担架的电梯,并给出了技能参数,一起要求至少应设置一台无障碍电梯。
此外,规范规则了住所电梯的最低功能,即额外载重量、运转速度,要求高层住所修建中,电梯的额外载重量不该小于1000kg,并按不同电梯运转等级(舒适、正常、经济),给出了电梯数量和规范的相应技能要求和计算办法。
据悉,关于部分开发商宣扬推重的电梯直接入户,假如修理保养或救援作业有必要经过私家空间,形成救援通道不畅,不利于电梯的日常修理保养和停电、火灾等紧迫状况下的应急救援,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为消除相似风险,该规范要求电梯候梯厅应为公共空间。
一起,考虑到电梯呈现人员伤亡事故,许多状况下不是因为电梯设备自身安全保护措施不行,而是乘客操作不规范,尤其是在电梯毛病或其他紧迫状况时做出不沉着行为和过激行为,规范要求,电梯轿厢内应明晰标明正确乘梯办法、遇到电梯毛病或其他紧迫状况时的操作过程,并应有制止风险动作的警示标志。
针对电梯运用过程中的保护保养,规范提出,装置在同一住所内的多台电梯设备宜由同一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并清晰了能够当即发动物业专项修理资金紧迫运用程序的电梯毛病条件。
另据介绍,重庆市质监局在协同拟定住所电梯装备规范的一起,还联合该市规划局和涪陵、渝中推动老旧楼宇加装电梯试点工程,2016年已免费评价老旧电梯1547台,辅导渝中、南岸、九龙坡、沙坪坝、涪陵改造电梯355台,确保了近10万大众安全出行。